專題 > 蒙古長調
6項
每頁顯示 20 40 80 頁次:1/1 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轉到

  蒙古族長調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和蒙古國,是一種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。長調是蒙古語「烏日汀哆」的意譯。「烏日汀」為「長久」、「永」之意,「哆」為「歌」之意。在相關著作和論文中,也將其直譯為「長歌」、「長調歌」或「草原牧歌」等。根據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音樂形態的現狀,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,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。長調旋律悠長紓緩、意境開闊、聲多詞少、氣息綿長,旋律極富裝飾性(如前倚音、後倚音、滑音、迴音等),尤以「諾古拉」(蒙古語音譯,波折音或裝飾音)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。長調民歌所包含的題材與蒙古族社會生活緊密相聯,它是蒙古族全部節日慶典、婚禮宴會、親朋相聚、那達慕等活動中必唱的歌曲。

E058410
E058410 RF
內蒙古烏蘭察布市,格根塔拉草原旅遊區,蒙古全羊宴,演唱蒙古長調。“蒙古族長調民歌”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,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,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。
E058408
E058408 RF
內蒙古烏蘭察布市,格根塔拉草原旅遊區,蒙古族老人演唱蒙古長調。“蒙古族長調民歌”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,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,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。
E058032
E058032 RF
內蒙古鄂爾多斯,響沙灣的歌舞表演
P011884
P011884 RF
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,蒙古族人在石棚溝的度假村演奏。蒙古長調的表演者穿蒙古長袍,配以馬頭琴音樂,謳歌母愛、讚美生命、訴說愛情,以真聲唱法為主,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。
P011196
P011196 RM
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,蒙古族人在石棚溝的度假村演奏。蒙古長調的表演者穿蒙古長袍,配以馬頭琴音樂,謳歌母愛、讚美生命、訴說愛情,以真聲唱法為主,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。
E051263
E051263 RM
內蒙古,蒙古族的歌舞表演。蒙古長調的表演者穿蒙古長袍,配以馬頭琴音樂,謳歌母愛、讚美生命、訴說愛情,以真聲唱法為主,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。
6項
每頁顯示 20 40 80 頁次:1/1 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轉到

認識我們  |  使用協議  |  私隱保護  |  聯絡我們  |  常見問題  |  誠聘英才
© Hong Kong China Tourism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,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